投资者关系 | 招采平台
首页
关于正和
核心优势
业务板块
正和资讯
职业发展
联系我们
搜索
股票代码:605069

正和生态2021年度股东大会直击: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2022/06/28 3620


2022年6月27日,正和生态召开2021年度股东大会。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及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关于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的议案》等12项议案,对公司的2021年度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在2020年6月11日印发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国森林、草原、荒漠、河湖、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根本好转,“十四五”规划中也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另有“双碳”相关政策出台,整体利好行业稳定持续发展。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正和生态加强顶层谋划、进行统一决策,并进一步聚焦核心业务、核心城市,强抓重点市场。公司强调,将在2022年整体战略基础上,在战略规划、组织设计、财务战略、资本战略方面,以及关键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继续遴选外部合作机构并与其进行深度合作,对管理层关键决策提供专业支持,以平稳应对外部变化,确保企业经营业绩平稳、风险可控。


01 深化业务转型,着力产品创新


为匹配客户持续变化的需求,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近年来,正和生态对业务板进行了改革升级。在规划设计和生态环境两大主营业务的基础上,重点布局了基于生态的数字科技和产业运营业务,通过产业化途径达到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的可持续性,并积极探索生态修复产品的价值实现,真正实现了通过“设计理念”到“技术体系”到“解决方案”的业务闭环,为客户提供DBIFO(设计-建设-智慧-投资-运营)全产业链服务。


DBIFO(设计-建设-智慧-投资-运营)全产业链服务


公司在聚焦主营业务的同时,也在持续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2021年下半年开始,公司持续完善“碳中和科技示范区、河湖生态系统构建、海岸线近岸海域治理、城市生态空间、生态管家、生命王国”六大产品体系。


作为公司业务升级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科技业务,是将传统生态环保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战略举措。数字科技概念下的“生态管家”产品,就是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为指导,以“智慧管养”概念指导绿地养护作业,实现绿地养护作业由人工化向自动化、机械化转变,提高自然生态的自循环能力,以达到管养作业降本增效、生物多样性增强的效果。目前,生态管家已完成环境感知、智慧管理、生态评估等模块的研发,构建了绿色生态大数据的数据基础,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养护管理水平。其中智慧管理平台已完成研发,并应用于2022年杭州亚运会配套项目-金华赤山公园、福建莆田蓝色海湾生态环境整治、唐山花海运营等多个项目中,实现这些绿色空间的生态资产管理数据化,并为养护及物业作业人员提供智慧管养工具与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养护作业人力成本及管理成本降低。在智慧科技为各行各业赋能的当下,“生态管家”产品将对生态环保产业的高效发展,碳中和、碳汇产业的发展建设,政务数字化等多方面提供支持。


“生态管家”产品


产业运营板块则以“公园+”模式为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赋能,将基于城市绿地开展商业运营和文化旅游活动,将蓝绿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重点开发基于自然教育为核心的“生命王国”主题乐园产品,该产品将在唐山花海及贵州六枝无界云旅游度假区项目中陆续落地。


02 优化市场布局,凝聚拓展合力


2022年,正和生态继续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基于国家“双碳”目标、重大政策导向及区域客户需求,聚焦国家级的大江大河、海岸线生态修复工程,抢抓国家级重大的市场机遇,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项目中标率和核心城市的市场占有率。


近几年,公司不断聚焦一线、新一线等22个优质城市的业务拓展,逐步加大了华东区域、华南区域的市场布局,尤其是对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投入。至今,公司已在上述区域取得多个项目订单,并实现了一定的技术和人才储备。随着市场布局逐步完成及区域市场的业务落地,公司在华南、华东区域的业务占比预计将有所提升,在华北区域将聚集核心城市(例如:唐山、雄安、北京等)和重点项目开展业务,将有助于提升公司业务稳定性并降低经营风险。


聚焦重点城市,布局战略城市群


03 紧抓技术研发,加强战略合作


公司一直坚持以技术驱动市场,持续不断地增加研发的投入,在行业内已取得一定的技术领先地位。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系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具备领先的研发人员优势,截至2021年末,公司共有员工631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为84.79%,硕士学历21.23%,博士学历者占比0.63%。公司共有专职设计人员111名、技术人员161名、研发人员105名,主要专业涵盖:城市规划、环境学、经济学、生态学、生物学、水文水利学、植物学、园林学、农学、岩体工程力学、建筑工程学等多个领域,形成了项目设计过程的专业协同和紧密合作。公司在行业所属领域也具备一批核心资质和专利技术,截止年报披露之日,共有13项发明专利、71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并主动承担了“生态管家智慧评估及管理系统研发”“生态系统碳中和智慧评估系统研发”“生态湿地生物栖息地恢复与保护技术研究”等多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同时,正和生态积极与部委、学界进行产学研合作交流。2021年10月,生态环境部组织的COP15《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顺利召开,正和生态作为大会的协办单位,作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在洱海湖滨带的生态修复实践》主旨发言。2022年1月,由自然资源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球滨海论坛在盐城举行,正和生态受邀在全国海洋碳汇联盟会议上分享项目实践经验,为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蓝色碳汇、滨海湿地及滨水空间生态修复等提供智慧和借鉴。


正和生态在生态文明论坛作《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在洱海湖滨带的生态修复实践》主旨发言

正和生态受邀在全国海洋碳汇联盟会议上分享项目实践经验


公司另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签署《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建协议》,将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生态价值核算(GEP)、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生态修复和海洋碳汇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并进行相关人才梯队建设,保持公司在行业技术创新上的领先。


2022年,正和生态进一步加强行业领军技术人员的引进,与国外大学、研发机构、行业协会、设计咨询企业建立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形成完善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并为积极响应“双碳”政策进行相关研发,包括GEP核算、蓝色碳汇研究及唐山“碳中和科技示范区”项目等。


04 强化经营管理,力促降本增效


2022年,正和生态仍然处于经营管理升级期。为持续提高盈利能力、实现降本增效,公司将全面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最大限度发挥生态环境项目部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人员,强化区域项目管理,加强生态工法应用,保证项目进度、质量、品质,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以“精品项目”实现二次市场订单。此外,公司通过加强设计和工程联动,使设计参与施工过程现场管理和工艺创新,不断优化供应商组成和做好成本采购管理,持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通过加强项目经营预算和计划管控,使项目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目标,最终提升企业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


同时,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以及上市公司内控管理的要求,不断强化企业内控管理,目前已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德勤为公司梳理的内控流程框架,建立了一整套内部控制体系。生态环境和规划设计业务板块中,公司基于前期梳理的制度、流程、操作手册,通过宣贯、过程督导、监督检查等方式保障成果落地,并结合新的业务需求不断优化升级;在数字科技和产业运营业务板块,公司正逐步梳理工作流程及关键环节的管控措施,同时拟与中介机构合作吸收同行业优秀管理经验。公司也将加快信息化建设,将工作流程及内控措施固化到系统中,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05 构建多元人才格局,推进组织人才建设


正和生态上市后,战略定位于“生态环境科技运营商”,致力于以智慧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传统的生态环境工程项目向数字化、产业化方向转型,正和生态进行了业务转型升级,并进行了与之相匹配的董监高队伍建设。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层总体呈现出专业化、知识化的特点,成员实力全面进阶。与上一届董事会相比,此届成员的履历不仅局限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行业,更多的体现了正和生态将在碳中和、生态系统价值(GEP)核算、近岸海域治理等专业领域持续发力,并继续加大在资本战略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推进力度。


在人才管理方面,公司与外部专业咨询公司深度合作,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过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结合,盘活公司中层骨干,识别高潜人才,同时也更加注重人才梯队建设,通过社会招聘、大学生招聘、自主培养人才的方式,吸引不同专业的社会人才加盟,为公司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以及人才体系。


未来,公司将继续紧跟国家相关政策与生态文明战略,作为行业内的优秀民企,持续关注核心竞争力提升,切实研究市场机会、积极响应客户需求、落实公司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公司的专业技术和服务体系,以应对机遇与挑战。

Copyright © 2022 香港内部公开资料最准确的是什么   京icp备11014367号